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最新章节_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全文阅读_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最新章节_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全文阅读_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时间:2020-08-31 16:27:39作者:阮青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是由作者阮青创作的轻小说,内容新颖,文笔成熟,值得一看。《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精彩章节节选: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由于自身内部矛盾运动而形成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运动过程。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诸多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基本的矛盾”。学习社会基本矛盾...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免费试读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由于自身内部矛盾运动而形成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运动过程。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诸多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基本的矛盾”。学习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不断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只有全面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才能正确认识社会结构,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有衣、食、住等物质生活资料;为了获取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一方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作用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表示的是生产过程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性要素,具有能动性。列宁把劳动者称之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 。它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参与生产过程的脑力劳动者。劳动资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土地、生产建筑物、动力系统、能源系统、运输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也是区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物质标志。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劳动资料进行加工改造的一切物质对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种人工创造的新材料不断增多。

生产力系统还包括体现上述基本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技术结构,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劳动组织和管理等。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中的科学管理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科学的发展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被誉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从生产和科学实验中产生的,然而它一经产生,就反转过来影响生产,从而成为一种对经济社会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学的作用是通过向生产力的诸要素的转化而实现的,体现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的这三个方面,体现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之中。

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相互关系,以及分配关系,而后者又反作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即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即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而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从而使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当然,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而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相适合的时候,它就会有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不相适合的时候,它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的一定时期,生产关系的性质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相适合的,这时候的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逐步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就要求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在实现旧的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之后,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基本不相适合又转变为基本相适合,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是一个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无限运动过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描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成为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之外,还存在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经济基础是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状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从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来看,一种生产关系往往以萌芽状态、统治状态和残余状态分别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而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中,往往是多种生产关系的不同状态同时并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些生产关系中,必有一种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起着支配

作用,从而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基础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

2.上层建筑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体现着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思想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体现着人们之间的思想关系。

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其一,一定的制度、设施,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其二,一定的意识形态又总是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设施,以获得和凭借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使自己得到广泛的传播,在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成为支配人们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其三,一定

的制度和设施,一经建立又会反过来影响意识形态。一种新政治上层建筑的出现,会产生新的政治、法律的社会观点,并强烈地影响着其他各种意识形态。

建立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经济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提出这一概念,实际上是借此表达和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见解,即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而各种社会类型不过是物质生产赖以实现的不同社会形式,是以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为其本质规定和本质特征的不同社会体系。列宁曾形象地把经济基础比作社会的“骨骼”,把上层建筑比作社会的“血肉”。经济的社会形态作为一定的社会类型或社会体系,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社会有机整体。把握经济的社会形态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认识和区分不同质的社会,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二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当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其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所以,上层建筑的根本职能是服务,其服务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即如果能够促进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就是先进的上层建筑;如果维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腐朽的经济基础,从而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它就是反动的上层建筑。

在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两者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一般说来,当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刚刚建立起来时,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但也存在着不完善的环节和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就要求上层建筑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当某种社会形态已经走向衰亡,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与其经济基础一起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时,就必须在对旧的经济基础进行根本变革的同时对上层建筑也加以根本的变革,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

但是,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遵循自身运动的规律,而且也服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马克思曾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可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正是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运动过程的考察,我们得出结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为,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着人们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全部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进而带来人们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全部社会关系的变化。生产力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要素,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分工的状况,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决定着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等。

正是基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这一最终决定者的地位,使之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列宁曾明确指出:“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的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的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在反思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探索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时,更加明确地提出生产力标准问题。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到南方谈话时,邓小平同志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说到底是生产力标准;但是对其他两项给予规定,以防止生产力标准的简单化、庸俗化和片面化。

毋庸置疑,“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一个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标准,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被教条化、庸俗化的马克思主义中解放出来,从被僵化、模式化的社会主义观念中解放出来,从自己固有的认识和习惯中解放出来,大胆研究新情况,积极解决新问题,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不仅有效扫除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各种思想障碍,为各种工作确立了最高的评价标准,而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是,与以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相比较,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以生产社会化达到一定水平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伴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生产过程由社会管理。然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和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要求构成尖锐的矛盾,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管理生产,为社会化生产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具有自己的特点,即它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自发产生,而只能通过革命手段来自觉建立。在人类历史上,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更迭,因而新的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内部产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其根本特征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刻变革。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往往需要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来实现。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相应的物质前提、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生产的社会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物质前提;具有一定数量的代表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阶级基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已经不能相互适应,生产力迫切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进而变革上层建筑,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社会条件。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在生产社会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无产阶级在人口中占多数的国家,才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往往是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国家建立起来的。这说明,一个国家只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拥有一定数量的无产阶级及由先进人物组成的政党,在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就可以运用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来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相比较,在所有制形式、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我们党主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消灭了作为阶级而存在的剥削阶级,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而极大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使国民经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获得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目的,生产不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获得最大利润的需要,而是为了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因此,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适合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而且有助于市场交易秩序和市场竞争体制的形成;作为非公有制的外资经济,是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与世界市场接轨的一个重要的经济载体,在国际竞争大舞台上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已经不再是旧社会的那种剥削与被剥削、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生产的组织者和生产者、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各部门的劳动者之间,都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同志式的互助合作的交换活动的关系,人们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贵贱的区别;这就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生产者的能动性,积极参与生产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产品的创新,使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充满勃勃生机。

再次,在个人收入分配形式方面,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在分配形式上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既不能因为强调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否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发展,也不能因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而动摇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基本相适应的,要积极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当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不相适合的方面。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也有自己的特点。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而只能在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带领广大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以后,利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自觉建立起来。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前提。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经历了一个过程。到1956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由此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由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经过新民主主义,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基本相适应的,对经济基础表现出巨大的能动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核心的国家政权,不仅是改造私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有力工具,而且是组织经济建设、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有力工具;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核心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指导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当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方面是相适合的,同时也存在着相矛盾的方面。因为,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不可能一经建立起来就达到完善的程度;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本身也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其经济基础总是处于既相互适合又相互矛盾的状态。

三、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都存在着不相适合的方面,这就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这种不相适合的方面。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是一次伟大革命;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是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从而给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持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制,使各个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这无疑是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改革新的动员令,吹响了改革新的号角。

(一)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但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基本适应是在动态中保持和实现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与生产力之间就会出现不适应,这就需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进行改革,从而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因此,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当代中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来体制枝节的、细微的变革,而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转向新型民主的政治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社会转向全方位开放社会。这种转换不可避免地在社会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分配方式、决策方式等方面引起重大变化。当代中国的改革也不是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从沿海到沿江、从东部到西部,改革开放的浪潮汹涌澎湃。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改革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新的探索和完善、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有力提升。

(二)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一些严峻的挑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要求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应该讲,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已经迈过了“十字口”,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没有拐弯的可能性,只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一如既往走下去。在前进的路途上,我们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经受更多的挫折。但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过程中经受的挫折,可以为改革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借鉴。不改革只能死路一条。我们必须树立通过改革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必须破除那种走在十字路口的犹豫和彷徨,必须破除那种随时准备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或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想法,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必须鼓足敢于攻坚克难的巨大政治勇气,充分做好勇于攻坚克难的各项准备。有目共睹,我们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事业,为未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但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丝毫不少于当年。改革开放越向前走,人们对改革成果的期待就越高,遇到问题的层次就越深,需要解决的矛盾就越复杂,需要支付的成本就越高。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以理性的思考方式,以敢想、敢闯、敢冒的精神,完成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的光荣使命。

(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党的领导人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改革开放的目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同志曾说:“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完善因而也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政治制度对发展人民民主、保障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越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改革开放的目的:“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第一,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因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社会主义制度又决定着我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我们要以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依据,对所有不适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和体制进行主动的、自觉的、大胆的改革,积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并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第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或其他什么道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合的。但是,对于活跃发展的生产力来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总是有不成熟不完善即不相适应的部分与环节,而这只能通过自觉的改革来实现其相互适应。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须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我们能不能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能不能维护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期,能不能科学把握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既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素质的考验。因此,我们必须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正是在这样一种目的的引导下,不断推进、不断深化,不断取得胜利。同样,在今后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更要自觉坚持这个目的,并为实现这个目的而努力奋斗。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在这一阶段,有许多观念需要更新、许多规律需要把握、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许多矛盾需要解决。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不断增强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把改革继续推向深入。

阅读全文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文章情节曲折离奇动人,有哥特小说的风格,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描写细腻!

作者:阮青类别:历史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最新章节_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全文阅读_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十二讲